松桃40.5℃、江口41.6℃、沿河42℃……各地最高气温相继突破40℃!
今年8月以来,我市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最高气温、持续高温日数、总降雨量偏少值均突破历史极值。重级、特重级气象干旱范围在一天天扩大。全市气象部门党员干部众志成城,积极投身抗旱救灾一线,让党旗在黔东大地高高飘扬!
抗旱救灾,党组织就是一座座战斗堡垒
市气象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市气象局及时成立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向全市气象部门党员干部发出倡议,组织党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参加抗旱救灾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抗旱保收中的关键作用。各区县气象局党支部迅速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人工增雨作业突击队”“三农服务小分队”,组织党员深入各乡镇、行政村的田间地头开展气象服务,或为年老群众收晒玉米,或为缺水群众送水,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及时解群众之难,并做好农情、旱情、灾情调查等工作。
在启动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期间,市、区县气象局党支部在关键业务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参加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加强高温干旱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和灾害风险研判,及时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同时,组织党员在人工增雨一线坚守,紧盯每一次有利的天气过程,捕捉战机,适时开展增雨作业。
期间,市、区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班子成员轮流参加24小时业务带班和应急值班值守工作,确保抗旱救灾整个工作过程中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
增雨抗旱,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我参加人工增雨业务值班。”“我加入增雨作业突击队。”万山区气象局党员李雨竹、入党积极分子刘德灿向支部书记请缨。
8月16日,沿河、松桃、碧江、德江、石阡、江口等区县气象局相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启动了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全市气象部门进入战时工作状态,党员干部纷纷请缨并投入一线战斗。
“党员干部要率先扛起抗旱救灾工作责任,到人工增雨、抗旱救灾一线去!”玉屏自治县气象局党组对全局党员提出要求,并明确一名党组成员全程参与增雨一线指挥调度、一名党员负责炮点安全监督工作。
“人工增雨要与时间赛跑,就算彻夜守候,也决不放过一次机会。要捕捉和抢抓有利天气时机,适时开展增雨抗旱作业。”碧江区气象局主要负责人与增雨作业人员彻夜坚守并战斗在增雨作业一线。
“德江境内降水云团发展较好;思南西部回波已东移入境;石阡西部开始生成降水回波。”市气象台短临天气值班员及时将雷达监测信息向一线人影作业人员传达。
“各炮手就位!一炮手,仰角58度,二炮手,南偏西。发射!”8月30日22时01分,石阡县气象局老党员聂天付一声令下,4发增雨火箭弹依次钻进乌云爆炸……该县增雨小分队昼夜坚守30多个小时,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人工增雨作业时机。
“下雨了,庄稼得救了!”8月29至31日,市气象部门抢抓有利天气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12门高炮、30台火箭相继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共73炮次,使用人雨弹457发、火箭弹159枚,全市大部地区出现了降雨,局地大到暴雨,各地干旱不同程度得到了缓解。
大灾面前,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大灾面前的实际行动,有力推动了我局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登秀总结本次抗旱救灾增雨工作时说。
抗旱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市气象部门各级党组织在抗旱救灾这一中心任务面前,充分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扎实深入开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以铜仁气象党建品牌——“同心铸党魂·仁心筑防线”,在大灾面前牢牢筑起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目前,旱情还在持续,全市气象部门党员干部精神不减,战斗不止,继续坚守各个岗位,密切关注后续天气情况,积极捕捉每一个有利时机,全力以赴做好人工增雨抗旱减灾各项气象服务,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