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就业最基本的民生,中煤集团携手印江自治县的生动实践,让48名印江籍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高薪入职中煤集团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走出大山,逐梦平原。请看——
“我来了,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24岁的退役军人代浪收获的不仅是一次人生的旅行,还有一份满意的工作。
家住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峨岭村的代浪,今年9月从部队退役,10月竞聘中煤集团,11月正式入职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这样的“好事”让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来得如此顺利。
走出西南山区,追梦华北平原。和代浪一起入职的印江籍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还有47人。
“我们唯有好好工作就是最好的报答!”代浪和同事一起感恩的圆梦人——就是2013年来定点帮扶铜仁市印江自治县的中煤集团。
探路记:消除三重顾虑
印江自治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就业有12万人。近三年,印江每年从部队退役100人以上,每年应届专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3000人以上。
受到疫情影响,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就业压力逐渐加大,不少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处于在家待业,自主创业或自主就业难以稳定。
急印江所需,尽中煤之能。了解到印江人才就业的需求,中煤集团派驻印江自治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陈卫军挂念在心。2021年来,多次组织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职业学校等部门人员会商,研究拓展就业渠道,更好促进稳岗就业。
然而,一番好意却难以被人理解。2021年9月、2022年2月、2022年5月,中煤集团先后通过发布招聘公告和线下就业推介,印江很少有人报名,3次招聘竟然落了个空。
“当时,我也觉得奇怪,公司的工作环境好、薪酬待遇高,不是传统方式挖煤,现在安全系数极高呀……”陈卫军不解地说。
央企招聘为何如此冷清?入职中煤集团,印江人的心中有“三虑”:一虑挖煤不安全,二虑离家太远,三虑生活不适应。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地走走看看!”今年9月,陈卫军再三对接争取中煤集团总部支持,从印江派出人社干部、新闻记者、退役军人代表到中煤集团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一探究竟。
“早上7点从印江出发,晚上9点就到了;挖煤全是机械的智能的,人煤分离很安全……”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田林说。
招聘动员会上,通过专题视频展示,考察人员分享“探路”见闻,减少了求职人员的思想顾虑,现场就有50多名退役军人和13名大学毕业生作了登记报名。
议策记:给出“三个第一次”
中煤集团是大型能源中央企业,旗下子公司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是集开发、建设、营运为一体的国内一流全球领先煤炭公司。
“不是说登记报名的都能入职中煤集团。我们可以放宽一些条件,并不是说没有入职的门槛要求。”通过前几次招聘的冷场,陈卫军想着必须要在招聘条件上做些调整。
怎样调整?“把退役军人纳入招聘对象。”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杨俊说,退役军人是在部队培养锻炼过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过硬、靠得住,入职中煤集团是“一把好手”!
然而,招聘退役军人在中煤集团还没有先例,这让陈卫军很为难。面对杨俊的苦苦争取,陈卫军心里没有底,一时没能肯定答复,只觉得招聘对象放宽到退役军人很有必要,需力争中煤集团总部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9月23 日这天,中煤集团总部特批了中煤集团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放宽招聘条件在印江举行专场招聘。
10月6日,为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招聘公告在媒体发布,字里行间满满的是中煤情谊,受到了印江籍大学生和退役军人广泛关注。
年满40岁的洋溪镇曾心村杨仕华,2009年从部队退役,先后当过协警,做过苦工,上有双老、下有两孩,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开销。
按照往年的招聘条件,杨仕华因超龄无疑是“圈外人”,这次成功入职中煤集团。杨仕华激动地说:“唯有把工作干好,就是最好的感恩!”
据了解,中煤集团印江专场招聘是第一次专门针对一个县设置专场招聘;是第一次招聘退役军人,且专业不限、学历为高中及中专以上、年龄为40岁以下;是第一次把大学生的条件放宽到30岁,且不限专业。
陈卫军说,中煤集团把“三个第一次”给了印江,就是希望印江有更多的人才入职中煤集团,实现增收致富。
过关记:139人竞聘闯五关
经过一个多月的宣传、准备,11月6日至10日,中煤集团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首场定向专场招聘在印江自治县职业学校展开。
招聘对象仅为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和退役军人,共分理论测评、体能测试、远程面试、健康体检、政治审查5个环节进行,理论测试和体能测试分别占比分的20%,面试占比分的60%,择优录取入职人员。
据中煤集团中天合创公司煤炭分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明虎介绍,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招聘采取远程网络面试,在面试中每位考生淡定从容,认真回答考官所提出的每一道问题,效果很好。
经过闯关夺隘,报名竞聘的139名退役军人和高校毕业生,最终24名退役军人、24名高校毕业生被成功录取,签订劳务合同,成为中煤集团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正式员工。
年满34岁的杉树镇杉树村廖地灵,从部队退役回乡的12年间,先后干过室内装修、装过电信宽带、开过挖机铲车、跑过美团外卖,能有一份收入可观、稳定的职业是他多年的梦想。
签订劳务合同的瞬间,廖地灵尤为激动:“现在好了,终于有了一份稳定职业,而且薪酬待遇年薪给出了20万元到25万元,入职央企很荣幸。”
履职记:48名青年追梦华北平原
“杨仕华,到!”“廖地灵,到!”“田强,到!”……
11月11日上午,初冬的阳光格外温暖。正式入职中煤集团的48名印江籍大学生和退役军人背负行囊,整装出发。
“欢送”仪式上,该县县委副书记杨小平语重心长地勉励新入职中煤集团的青年,珍惜机会、担当作为,用卓越的工作水平展现自我,展现印江人良好形象和精神风采。
“这样的仪式感铭刻在心,激励着我们走好人生路。”带着家乡的嘱托,48名印江青年踏上中煤集团履职征途,如大山之鹰,追梦华北平原。
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基地上,进行实操训练……“我们在这里各方面都很习惯,培训期间每月也有5000多元的工资,很满足了!”印江籍退役军人、中煤集团新入职人员代浪表示,一定好好珍惜岗位,踏实工作,请家人放心、家乡人放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48名入职者牵动着48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中煤集团携手印江,发挥优势助力稳岗就业的生动实践赢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