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
  • <big id="wwpjm"><strike id="wwpjm"></strike></big>
    <track id="wwpjm"></track>
  • <p id="wwpjm"></p>
  • 首页 > 金融视界 > 金融要闻 > 正文

    “金融+”赋能铜仁

    2022年11月17日,金融服务铜仁高质量发展恳谈会暨政金企融资对接会在铜仁召开。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36家省市金融机构、41家在铜优强企业以及铜仁市各区县、各有关部门深度参与、精准对接,共话金融赋能铜仁高质量发展。

    b33fd596-8a9d-46aa-833d-c30623dbc029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怡珉 摄

    当前,铜仁市正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疫情防控等压力挑战,创新发展产业链金融,统筹金融机构积极扩大存贷款规模,探索实行“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制定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稳经济促发展的若干措施》《铜仁市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方案》,推动金融机构为“1+3+N”重点产业链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千方百计提速度、保排位、稳增长,全力以赴纾困解难,全市金融工作呈现“发展有序、创新有效、服务有力、风险可控”的良好态势。

    精准对接—— 全力以赴冲刺目标出实绩

    “截至今年10月,铜仁市银行机构总量达到27家、网点达488个;保险业机构总量达20家,网点达128个;各类地方金融组织29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704.94亿元,同比增长8.9%;各项贷款余额2328.64亿元,同比增长13.59%;存贷比高达136.58%,排名全省第1位……。”会上,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麻绍敏公布了这一组数据。

    在此次对接会上,共促成签约合作绿色项目44个,涉及资金98.719亿元;贵州证监局及8家银行与铜仁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2家金融机构与12家企业签订融资合作协议、签约资金35.8亿元。

    近年来,铜仁用好用活“金融+”政金企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持续抓好“高层走访对接、战略合作对接、议事协调对接、专项调度对接、基层现场对接”五个对接机制,通过举办对接会、开展企业走访等活动方式,实施精准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持续加强高层精准对接。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赴农发行省分行、贵州银行、贵阳银行等金融机构精准高效对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麻绍敏同志率国开行省分行、农发行省分行、交通银行省分行等10余家金融机构赴石阡县、江口县、万山区、碧江区调研,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加大对我市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积极开展“金融+”政金企融资对接。建立铜仁市政府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通过开展“金融+部门”“金融+项目”“金融+区县”“金融+民营经济”等分层次、多形式对接会、座谈会,全方位加强政金企信息交流,推介项目(企业)643个,发布融资需求413.66亿元,签约项目205个,签约金额200亿元。

    ——大力开展金融顾问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银行专家“融资+融智+融情”的优势,深入推进企业金融顾问大走访活动。引导金融机构针对绿色企业建立“一户一档”“一企一策”“一厂一案”清单制金融服务机制,推动金融顾问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定制融资方案,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切实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全市207名金融顾问与947家企业进行了融资对接,共为165户企业发放贷款46.59亿元;编制印发《铜仁市金融助企纾困惠民手册》,整理汇编33家金融机构政策、产品,引导金融顾问通过面对面发放、一对一解读,真正将“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

    de0f8afd-541e-4d48-8e55-9c76b2b117c7

    创新服务—— 齐心协力惠企利民出实效

    铜仁,始终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金融惠企利民力度,推动金融服务实体工作取得新成效。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这些年,铜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逐步建立要素齐备、层次多元、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为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今年8月,我市江口县、思南县成功创建为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市人民政府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先后制定出台《关于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铜仁市推进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发展试点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江口县在全省率先推出“梵净生态账户”,有效打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这一经验得到《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被赞誉为贵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加快发展普惠金融。今年1-9月,全市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占比21.61%,增幅0.99%,综合得分90.33分,排名全省第2位。制定实施《铜仁市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铜仁市普惠金融春风行动实施方案》《铜仁市普惠金融首贷培植行动方案》等,成立普惠金融工作专班,引导金融机构聚焦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工作措施,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铜仁市创新开展“首贷免息”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获《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发,经验在全省推广应用。建设推广铜仁市普惠金融服务综合平台,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平台线上获得信贷支持,1-9月平台累计解决融资需求3917笔、金额33.98亿元。

    ——创新发展产业链金融。研究出台《铜仁市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工作方案》,建立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机制,探索实行“一链一行”主办行制度,推动金融机构为“1+3+N”重点产业链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扩大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支持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思南县创设“再贷款+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围绕“农产品种植-加工”产业链信贷需求,创设“兴村贷”产品,向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投放7940万元专项贷款,创新做法得到《金融时报》刊发。松桃县创设“兴业贷”信贷产品,支持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及县域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已投放贷款3260万元。

    2020年12月23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截至目前,全市21家企业列入贵州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排名全省第3位,将被作为重点上市挂牌扶持对象。

    4251623d-2d2d-4506-b604-ca285c2cecb3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紫英 摄

    有效衔接——多措并举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近年来,铜仁市充分发挥防控金融风险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扎实开展金融放贷领域专项整治,切实履行属地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责任,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有序化解处置突出风险点,不断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

    ——高位推动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全市制定印发《铜仁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成立铜仁市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周调度、月督办、季会商、年考核”工作机制。高风险金融机构如期摘帽出列,主要监管指标全面达到监管要求。

    ——千方百计化解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印发实施《全市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方案》和《全市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分类制定化解措施,做到“一企一策、一债两案”,确保不发生重大债务违约风险。今年1-9月,7家市属国有企业已化解债务117.44亿元,其中现金偿还66.57亿元、展期40.77亿元、续贷3.99亿元、调整还款计划6.17亿元。

    ——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制定实施《2022年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计划和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行政执法规程》等培训,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六进”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

    在贵州省2021年金融生态环境测评工作中,我市排名全省市(州)测评第3位。其中,碧江区排名全省88个县(区、市)测评第2位。

    接下来,铜仁将尽心当好“服务员”、精心打造“铁三角”、用心营造“好生态”,推动银企多层次开展“面对面”常态化融资对接,全天候开展“键对键”便捷化融资对接,深层次开展“点对点”精准化对接,促进资金需求与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对接成功率、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让广大金融企业家在铜仁工作安心、生活舒心!

    作者: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桃红 编辑:滕娟
    97人妻无码
  • <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
  • <big id="wwpjm"><strike id="wwpjm"></strike></big>
    <track id="wwpjm"></track>
  • <p id="wwpj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