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
  • <big id="wwpjm"><strike id="wwpjm"></strike></big>
    <track id="wwpjm"></track>
  • <p id="wwpjm"></p>
  • 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师驿站 > 正文

    王佩琳:坚守教育初心 不负三尺讲台

    “80”后的王佩琳,从小便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向往,2012年,王佩琳成功考上了思南县杨家坳乡水口寺小学,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wm_10237069608197677_0ae1957a-13c9-4762-b11b-2202d2d69148

    “当时家里人极不赞成我到杨家坳乡这样偏远乡镇工作,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王佩琳回忆道,开学第一天看见到处显露着斑驳裂痕的破旧教学楼,教室里高矮不一、到处打着钉子的板凳上歪歪斜斜地坐着乌麻麻的一片“小萝卜头儿”的时候,她竟愣在那里,许久说不出话来。

    但眼前的场景并没有让她退怯,反而更加坚定她留下来的决心。如何帮助这帮孩子健康成长,成了压力在她心头的一块大石。

    她时常在想:要想教好学生,首先她得让自己变成学生,一起讲故事……

    wm_10237070431730673_48c358ba-3376-47f0-a50d-83c12d26b629

    为做好班主任工作,毫无经验的她只有经常向老教师请教方法,同时课后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和他们谈心、做游戏、教他们唱儿歌、画简笔画……因是乡村小学,许多孩子都住得离校很远,最远的孩子每天要步行将近两个小时山路才能到校。为更好地了解每一个同学,每周五一放学后王佩琳便跟着孩子们的路队,与他们一同踏着余晖向大山深处出发,走访完一家又一家,时常至深夜。

    “还记得当组织班上同学过第一个‘六一’儿童节时,孩子们都高兴坏了,因为那个时候在乡村小学几乎是不开展文艺活动的。活动后,不经意间看见班上的一位同学还在自言自语道,‘ 老师太好啦,老师太好啦!’那一刻,我心里似喝了蜜一样,甜甜的、美美的。”王佩琳开心地说道。

    2014年秋季学期,因一个班级缺乏语文老师,学校领导希望她担任时,想到孩子们如果没有老师就无法按时开课,她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下来,于是,她便成了两个班的语文老师,一个班的英语老师和班主任。

    面对双班语文、一班英语的超强教学压力下,她也常常处于焦虑和疲惫状态,为了抓好教学质量,不耽搁教学进度,她多次忍着身体的不适坚守在工作岗位,实在痛得厉害时就跑去村卫生室开点止痛药,直到后面有次晕厥在学校,被同事送到医院,才知道是得了阑尾炎,做输液处理后,又马上赶回学校做第二天的教学准备。

    2015年元旦,在大家欢度节日时,王佩琳再次晕厥,休克在家中,之后经过手术抢救,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苏醒了,她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学校的那些孩子们。王佩琳说:“因为当时事发突然,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了,十分担心孩子们会不会乱了阵脚?谁给他们送午餐?最后还是不放心地拨通校长的电话,请大家帮忙照看。”

    2017年9月王佩琳调动至思南县张家寨小学任教至今,她说:“能帮助每一个困境儿童树立起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让他们生活乐观、学习努力、懂得感恩,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这次入围‘美丽青年乡村教师’提名,也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更加坚定了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我的人生价值才会实现,得以升华。”

    作者:记者 李紫英 编辑:滕娟
    97人妻无码
  • <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td id="wwpjm"><ruby id="wwpjm"></ruby></td>
  • <big id="wwpjm"><strike id="wwpjm"></strike></big>
    <track id="wwpjm"></track>
  • <p id="wwpj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