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的馈赠富了村民,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的江口县太平镇并没有依靠这些资源坐吃山空。在实践中尝到甜头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在当地更加深入人心。在借景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地人的自觉。
冬日的清晨寒风凛冽,梵净山村的村民杨历早早起床,穿上护林服,带上工具,和同事一道开始每日一次雷打不动的巡山工作。巡山小道陡峭崎岖,荆棘丛生,对于常人来说并不好走,对于他们来说是每次巡山时必须克服的困难,这一走就是几个小时。
“我每天都要走十多公里的山路,因为我们梵净山保护得好、密度大,森林覆盖率比较高,所以造成山路比较窄。我们巡山护林不光是森林防火这一块,还有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也是重点。”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生态护林员杨历说。
三年来,在杨历和同事们的共同呵护下,梵净山保护区内没有出现一起火险、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和盗猎的现象。
结束了巡山护林工作,杨历回到家中,开始忙碌自己的生意。从2017年开始,他和家人陆续在梵净山脚开办了精品客栈、餐馆和旅游超市,每年纯收入能达到50多万元。生态护林员这项工作是杨历从2019年开始干起的。
“我们之所以能够把生意做下来,还去做护林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山保护好,把生态保护好,把环境搞好,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才有稳定的收入,才有不断提高收入的可能。”江口县太平镇梵净山村生态护林员杨历说。
如今,梵净山腹地及周边的日常巡护工作全部由当地群众自愿承担。在太平镇,像杨历这样一边做着自己的生意,一边守护着大山的村民不在少数。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从梵净山核心区搬迁出来的原住居民。得益于人们对梵净山生态资源的精心呵护,大山又以释放生态红利的方式回馈着当地的老百姓。
“现在群众的思想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充分利用我们的绿色资源、绿色优势发展我们的特色旅游、农家旅游。通过旅游发展增收致富,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青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是深入群众的心中。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资源优势,持续丰富旅游业态、优化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全力打造旅游度假区。同时,科学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打造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中高端城市文旅综合体,有效盘活闲置资源,促进民宿旅游跨越式发展。”江口县太平镇镇长杨雪松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