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梯次推進,以污水減量化、分類就地處理、循環利用為導向,通過農村廁所革命、黑臭水體治理等重點任務強化治理內容。各省陸續出臺地方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相應技術規范正在不斷完善,多措并舉縱深推進農村污水治理。據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僅為28%左右,仍遠落后于城市標準,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和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較大的差距。
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通過鄉村振興審計、資源環境審計及農村人居環境專題審計,重點關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效并揭示體制機制性問題,以高質量的審計質效推進國家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本文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建設、運維等方面,介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審計的重點,進而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走深走實。
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困境
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從2008年開始初步發展,2018年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和2019年九部門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為我國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指明了方向。隨著農村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的下達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推進,治理問題也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資金缺口較大,建設和運營風險高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本身具有公共品的特性,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支持,因農戶分散、覆蓋面積大,缺乏規模效益,存在投資供給不足、資金效率低的情況,易造成較大的財政壓力。由于公益性強、政策風險高、回報周期長,雖然現在很多地區已經在探索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但是初期建設的巨大投入、超長服務期的高額運行成本和未來的不可預見性,對社會資本的籌資能力、運維管理水平、長期抗風險能力都是極大挑戰。
(二)規劃建設不科學,治理效果未達預期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必須在掌握區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地理、氣候、村民生活習慣等,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中村莊拆遷合并、生態環境目標等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但早期農村建設缺乏統一規劃,村民居住的范圍又較零散且分布不規則,實際工作中,一些農村污水治理設施未合理考慮各項影響因素,造成設施建成后閑置。另外,有些地區未開展實地調研,盲目照搬國外技術工藝,建設管理機制不健全,工程建設質量難以保證,甚至建好后無法運行,都難以達到良好的預期效果。
(三)長效監管機制缺失,可持續性不足
隨著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遍地開花,“重建設、輕管理,建得起、轉不起”的現象越發突出,主要原因是運維監管缺少頂層規劃和標準規范指引,尚未建立長效保障機制。農村污水治理設施數量大、分布散,水質水量、工藝穩定性較差,標準化與自動化程度較低,運維監管費人費力,運維準入和效果評價機制缺失,監管體制不順暢,使用者權責未受重視,試點區域經驗推廣還未成熟等,都影響了農村污水治理的長期績效。
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審計的重點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包含規劃、招標、建設、運維、監管等內容,由于涉及面廣量大,審計時應依據現有力量配備,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按照全面摸排、確定重點、找出疑點、落實延伸的總體思路,在獲取當地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性文件和年度工作總結、年度計劃和實際完成情況等資料的基礎上,根據當地治理特點、現狀和規劃,合理確定審計重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審計重點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規劃和執行情況
一是規劃內容要統一。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與美麗鄉村建設規劃、村莊拆遷合并規劃等比對,審查規劃之間的內容銜接情況,以防出現由于規劃沖突造成污水治理項目建成后閑置、剛建好就拆遷的問題。二是規劃工藝要合理。在科學預測水量基礎上結合中遠期人口和村莊規劃,選擇集中或是分散處理;根據村莊經濟發展水平和風俗習慣等,合理評估污染因子,選擇相應的處理工藝,如SBR、AAO、MBR等方式。在審計過程中需要審查規劃中對農村污水處理方式與處理工藝的選擇,以確保其與區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三是規劃目標要實現。結合項目建設程序、資金撥付、驗收資料和運行記錄,審查規劃的實施進度,將污水治理的村莊覆蓋數及污水治理覆蓋率、污水收集率等數據,與規劃指標進行比較,判定目標的完成情況。
(二)招標投標和建設情況
農村污水集中處理項目因涉及市政管網和小型污水廠建設,一般采用公開招標投標方式,分散處理主要是以PPP模式購買小型處理設施和服務的政府采購方式。審計中應關注招標采購的公開情況、期限日期合規性,投標單位報價規律性,方案內容的一致性,評分條件是否為特定單位設置;結合會議紀要、招標采購節點、合同簽訂、施工過程資料的時序關系,關注未批先建、未招先定問題;通過與同一時期同類工程造價或采購價格進行比對,查看工程造價設置的合理性。建設過程中,進一步關注項目合同條款,特別是專用條款執行情況,關注違法分包、轉包以及采購的設施和材料的報驗資料及參數是否符合標準,工程變更內容的合理合規性,預驗收或試運行時水質檢測達標、設備功能實現等情況。
(三)設施的運維監管情況
考慮到農村污水治理應以實效為導向,更加注重提供持續穩定的治理服務,應重點對不同治理模式下的運維和監管情況開展審計,快速篩查疑點、落實現場延伸、核實情況,既要關注未建章立制造成的制度性缺陷,又要關注已有規章卻疏于執行的“人為因素”。
1、檢查水質監測情況
主要通過獲取歷年運維單位自檢和第三方單位水質監測的數據,以及所有設施的數據信息,對數據進行初步清理后取得水質檢測和設施數據,利用SQL通過設施編碼(唯一)將其關聯。一是檢查水質監測是否全面覆蓋,對于編碼未在水質監測數據中出現的設施,列入長期應檢未檢設施的疑點清單;二是檢查水質監測的頻次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分析設施的監測頻次頻率,按相關規定進行比對分析;三是檢查水質監測結果的異常情況,篩查氨氮和化學需氧量等指標異常的數據,對照治理協議及地方標準,查找進出水指標倒掛、出水水質超標的情況。對于屢次出現超標的設施,重點檢查運維單位是否對超標情況采取了針對性措施。找出上述疑點設施后,調查了解原因,有針對性地開展現場延伸核查及研究分析。
2、檢查設施管理情況
主要通過獲取運維單位設施運行報表及設施用電量數據,重點關注停運設施中停運時間較長的情況,開展研究分析。通過報表數據篩選出停運時間超過兩年以上的設施以及部分用電量長期為零的設施,對疑點設施進行現場走訪勘察,重點關注設施的現場管理情況與月報描述是否一致,設施狀態是否及時更新,設施是否正常運行使用。如審計發現,部分設施在農戶翻建房屋時被挖出并遺棄,原接入用戶已經接入其他現存設施中;有些地方已經拆遷,設施早已不存在;部分設備用電量為零,但月報顯示設備仍在正常運轉。這些情況巡視記錄均未體現,存在狀態更新不到位、未能如實反映設施實際情況等問題。
(四)實際治理成效
一是了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群眾滿意度。主要通過調取當地近年涉及農村人居環境方面的投訴舉報信息,篩選出與審計內容相關的事項線索,通過后續聯系群眾核實及現場查看,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抽查的盲目性,促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取得較好的審計成效。二是通過實地走訪踏勘,隨機選擇已經完成污水改造的區域,評價治理效果。如查看河道周邊是否有污水直排、雨污混排等改造不徹底情況;是否存在污水接入用戶改變用途,變成餐飲、旅館等場所,未設置隔油池或增大污水處理設施負荷等,人為導致未達標水排放問題;是否有成片、規模性的“曬太陽”設備,存在疏于管理、監督缺位的情況。三是通過數據分析判斷設備污水處理成效。如對進出水數據進行比對,發現大規模設施較小規模設施進水更均勻、出水更穩定,抗沖擊負荷能力明顯提升。通過進一步現場查看小規模設施發現,因進水水質變化大、不穩定,濾料上生物膜非常少,缺乏生物降解作用,導致小規模設施的出水效果低于預期,從而得出審計結論。
//////////////////////////////////////////////////////////////////////////////////////////////////////////
來源:北極星水處理網
免責聲明: 部分文章及圖片系網絡轉載,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 部分文章及圖片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及出處的,僅表明轉載來源,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的,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
下一篇:宿遷:堅持系統治理農村黑臭水體
聯系我們丨公司地址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span>
客服熱線:021-59903936 13816475888 傳真:021-59918719 E-mail:yuand2004@163.com
COPYRIGHT?2016-2022 上海原典環??萍加邢薰?nbsp;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00157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