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認真踐行“重實踐”的目標要求,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這個群眾關切的民生重點難點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擺上議事日程,深入調研、摸準問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強督導、壓實責任,奮力推動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堅持把問題摸精準
圍繞“推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高質量運行,助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一課題,在4月份研究制定了調研計劃,明確分工、細化責任,分區域、分步驟安排調研。5月8日,在云浮市新興縣召開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經驗交流會議,推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典型模式,交流治理攻堅工作經驗;全面分析檢視問題,查找出治理率不高、發展不平衡、效能不好、運維管理滯后等方面的問題,并深入分析了認識不高、要素不足、技術粗放、系統謀劃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提出明確的工作目標要求。5月10日,分管副省長張少康,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徐曉霞到增城區調研農村生活污水EOD項目,并對增城的農污問題進行系統的分析梳理。
(二)堅持把措施定具體
結合實地調研和試點示范,找準適合全省分區域、低成本運行的治理模式,探索建立長效穩定運行機制。5月上旬,制定出臺《關于貫徹“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高水平推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方案》,差異化下達2023至2025年治理目標,指導部署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聯合農業農村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出臺《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認定標準(試行)》和《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南(試行)》,篩選建立適合不同類型村莊、水體的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為因地制宜、分類科學開展治理工作提供指引。
(三)堅持把幫扶工作做到位
常態化開展技術幫扶,成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家庫,搭建政企交流平臺,21個地市全覆蓋開展培訓指導。強化資金保障,協調推進省財政明確2023年度省級駐鎮幫鎮扶村資金原則上不少于20%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組織省級技術團隊開展覆蓋全省3800多個村莊的現場評估,調查評估治理成效、運維管理、群眾滿意度等情況。加強示范引路,扎實推進汕頭、河源、中山、茂名等市試點工作,其中,中山市成功申請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通過開展強有力的指導幫扶和針對性的以點帶面工作,全省農污治理水平有了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全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53.4%,完成治理的村莊,污水橫流、臭味擾民等臟亂差問題得到根本性好轉。
//////////////////////////////////////////////////////////////////////////////////////////////////////////
來源:南方網
免責聲明: 部分文章及圖片系網絡轉載,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 部分文章及圖片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原作者及出處的,僅表明轉載來源,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的,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